•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25.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34.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22.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14.jpg
  • 微信图片_20200223153518.jpg
学校动态
打破学段壁垒 共探数学教学新路径 ——吴江实验初中承办“做数学”专题研讨活动
来源:区实验初级中学 2025-10-20 14:03:11

IMG_20251015_164803.jpg

10月15日,由吴江区教育局与苏州工业园区联合举办的学段贯通“做数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小初数学学科贯通衔接,吸引了全区近百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与。

活动伊始,参会教师齐聚二楼报告厅,参加了网络画板实操培训。通过现场演示与互动,老师们掌握了如何借助数字化工具优化几何与函数教学,为课堂注入动态可视化元素。下午的课堂教学观摩环节,聚焦小初衔接典型课例。四节展示课分别从“数学建模”“跨学段知识迁移”等角度出发,呈现了如何通过生活化情境、探究式任务打破学段界限。

在随后的专家讲座中,苏州工业园区初中数学教研员王晓峰深入探讨了“在‘做’中学数学”这一核心教学理念,并明确“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他指出,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悟”的目标,他大力倡导教师应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容器,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亲身体验和参与概念的形成、原理的抽象过程。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章建跃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创新》讲座中,系统阐述了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他指出,教师应以深入研读教材为基础,准确把握知识结构与思想方法。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应聚焦于概念形成过程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而非具体解题技巧。其核心路径体现为:以教材为基、以素养发展为任、以思想方法为焦点,通过实际问题驱动,最终培育学生用数学认识世界的核心能力。

本次“做数学”专题研讨活动,通过技术培训、课例展示与专家引领,生动诠释了学段贯通教学的可行路径与深远意义。它不仅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具象的教学范式,更在理念层面引发了广泛共鸣——打破学段壁垒,关键在于以“做”为桥,以“思”为核,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实现知识的连贯建构与思维的自然进阶。相信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激发区域数学教育创新的活力,推动各学段教师携手共进,为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绘就更加广阔而精彩的教育新图景

IMG_20251015_131430.jpg